点击解锁VIP可享全站免费下载 零基础搭建绿幕直播间卖货赚钱 闪豚AI训练★批量生成原创好文章 本广告位待租本广告位待租待租
点击解锁VIP可享全站免费下载 零基础搭建绿幕直播间卖货赚钱 高质量SEO原创文章生成☆过AI检测 本广告位待租本广告位待租待租
点击解锁VIP可享全站免费下载 零基础搭建绿幕直播间卖货赚钱 NLP原创SEO文章AI自动生成教学 本广告位待租本广告位待租待租

温馨提示:需广告位请联系广告商务经理

微博为何让人上瘾?幕后推荐算法解密

2021年7月13日,劳累了一天的年轻人们,正准备躺平拿出手机,打开那熟悉的小破站App,一键三连自己最喜爱的up主的最新视频。

对此王巍表示,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+Docker容器化技术,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,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。当前,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,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。

此外,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,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,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,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,和联动扩容效率。

最后,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。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。

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,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,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。

最后,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。

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,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,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。

而现在,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。从去年开始,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比如数字孪生、数字人、XR、区块链技术等。

王巍认为,目前基于AI、区块链、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,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。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领域,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,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。

「新智者Talk」来袭!

就在今天下午,我们即将迎来「新智者Talk」圆桌论坛!

元宇宙时代,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?在论坛上,新智元杨静、腾讯云蔡弋戈、商汤科技栾青、英伟达何展、奥丁科技张玥,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。

「2022新智者大会」开启,微博、新浪新闻联合主办,新智元战略合作: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,快来预约直播啦!

比如这张模型图,在模型的底层特征输入层,以及网络中间的一部分「专家子网络」,这些网络参数是各个场景共享的;而其他子网络参数则是某个场景所独有的

通过这种方式,就能够通过一个模型服务多个场景,节省模型资源。

唐山事件:流量暴涨一倍怎么办?

现在,说回到最初的那个「悬念」上来。

对于微博来说,这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「炸」的热点,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。

比如,最近全民关注的「唐山事件」,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,比日常流量峰值翻了整整一倍。

对此王巍表示,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+Docker容器化技术,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,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。当前,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,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。

此外,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,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,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,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,和联动扩容效率。

最后,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。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。

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,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,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。

最后,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。

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,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,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。

而现在,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。从去年开始,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比如数字孪生、数字人、XR、区块链技术等。

王巍认为,目前基于AI、区块链、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,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。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领域,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,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。

「新智者Talk」来袭!

就在今天下午,我们即将迎来「新智者Talk」圆桌论坛!

元宇宙时代,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?在论坛上,新智元杨静、腾讯云蔡弋戈、商汤科技栾青、英伟达何展、奥丁科技张玥,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。

「2022新智者大会」开启,微博、新浪新闻联合主办,新智元战略合作: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,快来预约直播啦!

比如,我们把两个都写着「训练中的拉什福德」的微博当作正例,随机选择一些不同话题的微博作为负例,这样就能自动构造训练数据。

对于某条微博,其中的文本内容通过Bert编码,图像和视频内容通过ViT编码,然后通过fusion子网络进行信息融合,形成微博的embedding编码。这就是一种预训练过程。

经过预训练,学好的微博编码器可以拿来对新的微博内容进行多模态编码,形成embedding,应用在推荐等下游任务中。

其次,在用户理解方面,微博采取了超大规模图计算,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。毕竟微博自带社交媒体属性,天然地就和大规模图计算非常匹配。

利用用户和博文作为图中的节点,以用户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阅读及转评赞等互动行为构造图中的边,微博建立起了包含10亿规模节点、100亿规模边的超大规模图。

通过大规模图计算中的信息传播、汇聚和集成,形成表征用户兴趣的embedding向量,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兴趣。

如此一来,也就可以同时搞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转评赞等等的互动行为了。

在理解了用户在讲什么、理解了微博用户的兴趣之后,微博推荐系统就会将高质量的微博,个性化地分发给感兴趣的用户。

那么,如何在这种复杂场景下构造高效率的推荐系统呢?

微博采取的是采取了多场景建模的方式。最理想的情况是,只构建一个推荐模型,用它来服务多个场景。

那么如何表示场景间的共性和个性呢?可以通过网络参数在场景间共享,或者场景自己独享私有网络参数,来体现场景的共性与个性。

比如这张模型图,在模型的底层特征输入层,以及网络中间的一部分「专家子网络」,这些网络参数是各个场景共享的;而其他子网络参数则是某个场景所独有的

通过这种方式,就能够通过一个模型服务多个场景,节省模型资源。

唐山事件:流量暴涨一倍怎么办?

现在,说回到最初的那个「悬念」上来。

对于微博来说,这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「炸」的热点,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。

比如,最近全民关注的「唐山事件」,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,比日常流量峰值翻了整整一倍。

对此王巍表示,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+Docker容器化技术,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,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。当前,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,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。

此外,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,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,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,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,和联动扩容效率。

最后,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。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。

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,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,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。

最后,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。

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,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,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。

而现在,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。从去年开始,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比如数字孪生、数字人、XR、区块链技术等。

王巍认为,目前基于AI、区块链、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,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。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领域,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,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。

「新智者Talk」来袭!

就在今天下午,我们即将迎来「新智者Talk」圆桌论坛!

元宇宙时代,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?在论坛上,新智元杨静、腾讯云蔡弋戈、商汤科技栾青、英伟达何展、奥丁科技张玥,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。

「2022新智者大会」开启,微博、新浪新闻联合主办,新智元战略合作: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,快来预约直播啦!

我可以没有手指,但不能没有手机

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,微博是怎样通过AI和大数据,做出能随机应变的推荐系统的呢?

王巍向我们介绍说,微博推荐系统整体由三部分构成:内容理解、用户理解,以及推荐系统。

首先,是内容理解。

如果要想搞明白一个微博到底在说什么,仅仅理解文本内容是不够的,必须采用多模态理解技术,融合博文、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。

为此,微博训练了自己的微博多模态预训练模型,通过「对比学习」,用这种自监督学习方法,来进行多模态预训练。

下图的这例子就展示了微博是怎样利用自带的「话题」来自动构造训练数据的。

比如,我们把两个都写着「训练中的拉什福德」的微博当作正例,随机选择一些不同话题的微博作为负例,这样就能自动构造训练数据。

对于某条微博,其中的文本内容通过Bert编码,图像和视频内容通过ViT编码,然后通过fusion子网络进行信息融合,形成微博的embedding编码。这就是一种预训练过程。

经过预训练,学好的微博编码器可以拿来对新的微博内容进行多模态编码,形成embedding,应用在推荐等下游任务中。

其次,在用户理解方面,微博采取了超大规模图计算,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。毕竟微博自带社交媒体属性,天然地就和大规模图计算非常匹配。

利用用户和博文作为图中的节点,以用户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阅读及转评赞等互动行为构造图中的边,微博建立起了包含10亿规模节点、100亿规模边的超大规模图。

通过大规模图计算中的信息传播、汇聚和集成,形成表征用户兴趣的embedding向量,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兴趣。

如此一来,也就可以同时搞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转评赞等等的互动行为了。

在理解了用户在讲什么、理解了微博用户的兴趣之后,微博推荐系统就会将高质量的微博,个性化地分发给感兴趣的用户。

那么,如何在这种复杂场景下构造高效率的推荐系统呢?

微博采取的是采取了多场景建模的方式。最理想的情况是,只构建一个推荐模型,用它来服务多个场景。

那么如何表示场景间的共性和个性呢?可以通过网络参数在场景间共享,或者场景自己独享私有网络参数,来体现场景的共性与个性。

比如这张模型图,在模型的底层特征输入层,以及网络中间的一部分「专家子网络」,这些网络参数是各个场景共享的;而其他子网络参数则是某个场景所独有的

通过这种方式,就能够通过一个模型服务多个场景,节省模型资源。

唐山事件:流量暴涨一倍怎么办?

现在,说回到最初的那个「悬念」上来。

对于微博来说,这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「炸」的热点,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。

比如,最近全民关注的「唐山事件」,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,比日常流量峰值翻了整整一倍。

对此王巍表示,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+Docker容器化技术,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,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。当前,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,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。

此外,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,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,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,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,和联动扩容效率。

最后,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。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。

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,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,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。

最后,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。

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,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,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。

而现在,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。从去年开始,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比如数字孪生、数字人、XR、区块链技术等。

王巍认为,目前基于AI、区块链、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,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。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领域,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,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。

「新智者Talk」来袭!

就在今天下午,我们即将迎来「新智者Talk」圆桌论坛!

元宇宙时代,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?在论坛上,新智元杨静、腾讯云蔡弋戈、商汤科技栾青、英伟达何展、奥丁科技张玥,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。

「2022新智者大会」开启,微博、新浪新闻联合主办,新智元战略合作: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,快来预约直播啦!

另一方面,虽然模型越大效果越好,但由于模型太大,有时无法做出实际应用。所以研发的另一个重点。d是将这些大模型小型化、轻量化,比如模型提炼、模型剪枝等技术。

第四,是AI模型从专用模型走向通用模型。

Google在2021年下半年发布了Pathways模型框架,并首次提出了这一思想,希望通过构建一个通用的大模型,达到“一个模型可以做成千上万件事情”的目标。

具体思想是在输入不同任务的数据后,通过路由算法选择神经网络的一些路径到达模型的输出层。不同的任务既有共享的参数,也有唯一的模型参数。

anhao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2022080301482669.gif" alt="微博为何让人上瘾?幕后推荐算法解密">

10亿节点+100亿边的超大规模图

为何讲了这么半天机器学习?因为接下来要登场的,就是「微博特色推荐系统」了。

众所周知,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络,微博目前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5.82亿了!这样大的用户规模,必然会让微博上的网络环境十分复杂。

再加上内容时效性强、多样性高,现在的网络大事都会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引爆。

另外,微博面临的场景还很多元化,需要在关系流、热点流、视频流等众多场景中给用户分发他们感兴趣的「千人千面」的内容。

我可以没有手指,但不能没有手机

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,微博是怎样通过AI和大数据,做出能随机应变的推荐系统的呢?

王巍向我们介绍说,微博推荐系统整体由三部分构成:内容理解、用户理解,以及推荐系统。

首先,是内容理解。

如果要想搞明白一个微博到底在说什么,仅仅理解文本内容是不够的,必须采用多模态理解技术,融合博文、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。

为此,微博训练了自己的微博多模态预训练模型,通过「对比学习」,用这种自监督学习方法,来进行多模态预训练。

下图的这例子就展示了微博是怎样利用自带的「话题」来自动构造训练数据的。

比如,我们把两个都写着「训练中的拉什福德」的微博当作正例,随机选择一些不同话题的微博作为负例,这样就能自动构造训练数据。

对于某条微博,其中的文本内容通过Bert编码,图像和视频内容通过ViT编码,然后通过fusion子网络进行信息融合,形成微博的embedding编码。这就是一种预训练过程。

经过预训练,学好的微博编码器可以拿来对新的微博内容进行多模态编码,形成embedding,应用在推荐等下游任务中。

其次,在用户理解方面,微博采取了超大规模图计算,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。毕竟微博自带社交媒体属性,天然地就和大规模图计算非常匹配。

利用用户和博文作为图中的节点,以用户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阅读及转评赞等互动行为构造图中的边,微博建立起了包含10亿规模节点、100亿规模边的超大规模图。

通过大规模图计算中的信息传播、汇聚和集成,形成表征用户兴趣的embedding向量,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兴趣。

如此一来,也就可以同时搞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转评赞等等的互动行为了。

在理解了用户在讲什么、理解了微博用户的兴趣之后,微博推荐系统就会将高质量的微博,个性化地分发给感兴趣的用户。

那么,如何在这种复杂场景下构造高效率的推荐系统呢?

微博采取的是采取了多场景建模的方式。最理想的情况是,只构建一个推荐模型,用它来服务多个场景。

那么如何表示场景间的共性和个性呢?可以通过网络参数在场景间共享,或者场景自己独享私有网络参数,来体现场景的共性与个性。

比如这张模型图,在模型的底层特征输入层,以及网络中间的一部分「专家子网络」,这些网络参数是各个场景共享的;而其他子网络参数则是某个场景所独有的

通过这种方式,就能够通过一个模型服务多个场景,节省模型资源。

唐山事件:流量暴涨一倍怎么办?

现在,说回到最初的那个「悬念」上来。

对于微博来说,这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「炸」的热点,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。

比如,最近全民关注的「唐山事件」,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,比日常流量峰值翻了整整一倍。

对此王巍表示,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+Docker容器化技术,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,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。当前,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,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。

此外,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,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,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,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,和联动扩容效率。

最后,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。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。

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,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,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。

最后,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。

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,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,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。

而现在,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。从去年开始,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比如数字孪生、数字人、XR、区块链技术等。

王巍认为,目前基于AI、区块链、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,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。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领域,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,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。

「新智者Talk」来袭!

就在今天下午,我们即将迎来「新智者Talk」圆桌论坛!

元宇宙时代,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?在论坛上,新智元杨静、腾讯云蔡弋戈、商汤科技栾青、英伟达何展、奥丁科技张玥,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。

「2022新智者大会」开启,微博、新浪新闻联合主办,新智元战略合作: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,快来预约直播啦!

第三,是AI研发的哑铃模式。

目前AI研发的重点,一是越来越大的超大型模型,二是模型小型化技术。

众所周知,目前随着模型参数规模越来越大,模型效果越来越好,高精度模型还在不断增加。比如2018年Google的Bert刚出来的时候,模型参数的规模是3亿,不算太大,但从那以后,这个数字一直在快速增长。

AI开发的GPT-2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5亿,GPT-3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750亿。到2021年,谷歌发布的Switch Transformer的参数规模达到1.6万亿。

另一方面,虽然模型越大效果越好,但由于模型太大,有时无法做出实际应用。所以研发的另一个重点。d是将这些大模型小型化、轻量化,比如模型提炼、模型剪枝等技术。

第四,是AI模型从专用模型走向通用模型。

Google在2021年下半年发布了Pathways模型框架,并首次提出了这一思想,希望通过构建一个通用的大模型,达到“一个模型可以做成千上万件事情”的目标。

具体思想是在输入不同任务的数据后,通过路由算法选择神经网络的一些路径到达模型的输出层。不同的任务既有共享的参数,也有唯一的模型参数。

anhao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2022080301482669.gif" alt="微博为何让人上瘾?幕后推荐算法解密">

10亿节点+100亿边的超大规模图

为何讲了这么半天机器学习?因为接下来要登场的,就是「微博特色推荐系统」了。

众所周知,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络,微博目前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5.82亿了!这样大的用户规模,必然会让微博上的网络环境十分复杂。

再加上内容时效性强、多样性高,现在的网络大事都会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引爆。

另外,微博面临的场景还很多元化,需要在关系流、热点流、视频流等众多场景中给用户分发他们感兴趣的「千人千面」的内容。

我可以没有手指,但不能没有手机

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,微博是怎样通过AI和大数据,做出能随机应变的推荐系统的呢?

王巍向我们介绍说,微博推荐系统整体由三部分构成:内容理解、用户理解,以及推荐系统。

首先,是内容理解。

如果要想搞明白一个微博到底在说什么,仅仅理解文本内容是不够的,必须采用多模态理解技术,融合博文、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。

为此,微博训练了自己的微博多模态预训练模型,通过「对比学习」,用这种自监督学习方法,来进行多模态预训练。

下图的这例子就展示了微博是怎样利用自带的「话题」来自动构造训练数据的。

比如,我们把两个都写着「训练中的拉什福德」的微博当作正例,随机选择一些不同话题的微博作为负例,这样就能自动构造训练数据。

对于某条微博,其中的文本内容通过Bert编码,图像和视频内容通过ViT编码,然后通过fusion子网络进行信息融合,形成微博的embedding编码。这就是一种预训练过程。

经过预训练,学好的微博编码器可以拿来对新的微博内容进行多模态编码,形成embedding,应用在推荐等下游任务中。

其次,在用户理解方面,微博采取了超大规模图计算,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。毕竟微博自带社交媒体属性,天然地就和大规模图计算非常匹配。

利用用户和博文作为图中的节点,以用户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阅读及转评赞等互动行为构造图中的边,微博建立起了包含10亿规模节点、100亿规模边的超大规模图。

通过大规模图计算中的信息传播、汇聚和集成,形成表征用户兴趣的embedding向量,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兴趣。

如此一来,也就可以同时搞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转评赞等等的互动行为了。

在理解了用户在讲什么、理解了微博用户的兴趣之后,微博推荐系统就会将高质量的微博,个性化地分发给感兴趣的用户。

那么,如何在这种复杂场景下构造高效率的推荐系统呢?

微博采取的是采取了多场景建模的方式。最理想的情况是,只构建一个推荐模型,用它来服务多个场景。

那么如何表示场景间的共性和个性呢?可以通过网络参数在场景间共享,或者场景自己独享私有网络参数,来体现场景的共性与个性。

比如这张模型图,在模型的底层特征输入层,以及网络中间的一部分「专家子网络」,这些网络参数是各个场景共享的;而其他子网络参数则是某个场景所独有的

通过这种方式,就能够通过一个模型服务多个场景,节省模型资源。

唐山事件:流量暴涨一倍怎么办?

现在,说回到最初的那个「悬念」上来。

对于微博来说,这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「炸」的热点,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。

比如,最近全民关注的「唐山事件」,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,比日常流量峰值翻了整整一倍。

对此王巍表示,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+Docker容器化技术,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,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。当前,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,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。

此外,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,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,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,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,和联动扩容效率。

最后,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。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。

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,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,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。

最后,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。

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,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,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。

而现在,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。从去年开始,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比如数字孪生、数字人、XR、区块链技术等。

王巍认为,目前基于AI、区块链、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,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。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领域,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,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。

「新智者Talk」来袭!

就在今天下午,我们即将迎来「新智者Talk」圆桌论坛!

元宇宙时代,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?在论坛上,新智元杨静、腾讯云蔡弋戈、商汤科技栾青、英伟达何展、奥丁科技张玥,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。

「2022新智者大会」开启,微博、新浪新闻联合主办,新智元战略合作: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,快来预约直播啦!

第一,是多模态数据融合。

随着5G的快速发展,图片和视频的模态内容在网络内容中的比例越来越大,因此模态融合是必要的。

对于微博来说,如果文字、图片、视频能同时多模态融合,就能更好的理解微博说的是什么。

第二,是超大规模图计算。

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相比,超大规模图计算有一个特殊的优势:它可以通过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递,促进信息的流动、汇聚和整合。

举个例子,对于一个行为很少的冷启动用户,我们可以通过他关注列表中的人,以及这些人发布的内容,通过信息传播来推断这个用户的兴趣。

第三,是AI研发的哑铃模式。

目前AI研发的重点,一是越来越大的超大型模型,二是模型小型化技术。

众所周知,目前随着模型参数规模越来越大,模型效果越来越好,高精度模型还在不断增加。比如2018年Google的Bert刚出来的时候,模型参数的规模是3亿,不算太大,但从那以后,这个数字一直在快速增长。

AI开发的GPT-2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5亿,GPT-3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750亿。到2021年,谷歌发布的Switch Transformer的参数规模达到1.6万亿。

另一方面,虽然模型越大效果越好,但由于模型太大,有时无法做出实际应用。所以研发的另一个重点。d是将这些大模型小型化、轻量化,比如模型提炼、模型剪枝等技术。

第四,是AI模型从专用模型走向通用模型。

Google在2021年下半年发布了Pathways模型框架,并首次提出了这一思想,希望通过构建一个通用的大模型,达到“一个模型可以做成千上万件事情”的目标。

具体思想是在输入不同任务的数据后,通过路由算法选择神经网络的一些路径到达模型的输出层。不同的任务既有共享的参数,也有唯一的模型参数。

anhao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2022080301482669.gif" alt="微博为何让人上瘾?幕后推荐算法解密">

10亿节点+100亿边的超大规模图

为何讲了这么半天机器学习?因为接下来要登场的,就是「微博特色推荐系统」了。

众所周知,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络,微博目前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5.82亿了!这样大的用户规模,必然会让微博上的网络环境十分复杂。

再加上内容时效性强、多样性高,现在的网络大事都会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引爆。

另外,微博面临的场景还很多元化,需要在关系流、热点流、视频流等众多场景中给用户分发他们感兴趣的「千人千面」的内容。

我可以没有手指,但不能没有手机

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,微博是怎样通过AI和大数据,做出能随机应变的推荐系统的呢?

王巍向我们介绍说,微博推荐系统整体由三部分构成:内容理解、用户理解,以及推荐系统。

首先,是内容理解。

如果要想搞明白一个微博到底在说什么,仅仅理解文本内容是不够的,必须采用多模态理解技术,融合博文、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。

为此,微博训练了自己的微博多模态预训练模型,通过「对比学习」,用这种自监督学习方法,来进行多模态预训练。

下图的这例子就展示了微博是怎样利用自带的「话题」来自动构造训练数据的。

比如,我们把两个都写着「训练中的拉什福德」的微博当作正例,随机选择一些不同话题的微博作为负例,这样就能自动构造训练数据。

对于某条微博,其中的文本内容通过Bert编码,图像和视频内容通过ViT编码,然后通过fusion子网络进行信息融合,形成微博的embedding编码。这就是一种预训练过程。

经过预训练,学好的微博编码器可以拿来对新的微博内容进行多模态编码,形成embedding,应用在推荐等下游任务中。

其次,在用户理解方面,微博采取了超大规模图计算,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。毕竟微博自带社交媒体属性,天然地就和大规模图计算非常匹配。

利用用户和博文作为图中的节点,以用户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阅读及转评赞等互动行为构造图中的边,微博建立起了包含10亿规模节点、100亿规模边的超大规模图。

通过大规模图计算中的信息传播、汇聚和集成,形成表征用户兴趣的embedding向量,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兴趣。

如此一来,也就可以同时搞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转评赞等等的互动行为了。

在理解了用户在讲什么、理解了微博用户的兴趣之后,微博推荐系统就会将高质量的微博,个性化地分发给感兴趣的用户。

那么,如何在这种复杂场景下构造高效率的推荐系统呢?

微博采取的是采取了多场景建模的方式。最理想的情况是,只构建一个推荐模型,用它来服务多个场景。

那么如何表示场景间的共性和个性呢?可以通过网络参数在场景间共享,或者场景自己独享私有网络参数,来体现场景的共性与个性。

比如这张模型图,在模型的底层特征输入层,以及网络中间的一部分「专家子网络」,这些网络参数是各个场景共享的;而其他子网络参数则是某个场景所独有的

通过这种方式,就能够通过一个模型服务多个场景,节省模型资源。

唐山事件:流量暴涨一倍怎么办?

现在,说回到最初的那个「悬念」上来。

对于微博来说,这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「炸」的热点,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。

比如,最近全民关注的「唐山事件」,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,比日常流量峰值翻了整整一倍。

对此王巍表示,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+Docker容器化技术,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,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。当前,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,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。

此外,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,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,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,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,和联动扩容效率。

最后,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。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。

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,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,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。

最后,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。

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,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,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。

而现在,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。从去年开始,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比如数字孪生、数字人、XR、区块链技术等。

王巍认为,目前基于AI、区块链、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,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。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领域,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,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。

「新智者Talk」来袭!

就在今天下午,我们即将迎来「新智者Talk」圆桌论坛!

元宇宙时代,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?在论坛上,新智元杨静、腾讯云蔡弋戈、商汤科技栾青、英伟达何展、奥丁科技张玥,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。

「2022新智者大会」开启,微博、新浪新闻联合主办,新智元战略合作: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,快来预约直播啦!

AI和微博有啥关系?

在揭开这个谜团之前,我们需要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说起。

2022年7月27日,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,微博、新浪新闻主办的新智者大会成功举办。

在“智能驱动万物:AI推动万物互联”的话题中,微博新浪移动CEO首席运营官、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微发表了题为《云为数智 技术融合应用 赋能微博复杂业务场景》的主题演讲。

王伟表示,如果回顾机器学习的发展,可以看到AI的整体发展趋势是:训练数据的大海量化和多样化,AI模型的复杂化和通用化,计算能力的高效化和规模化。

第一,是多模态数据融合。

随着5G的快速发展,图片和视频的模态内容在网络内容中的比例越来越大,因此模态融合是必要的。

对于微博来说,如果文字、图片、视频能同时多模态融合,就能更好的理解微博说的是什么。

第二,是超大规模图计算。

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相比,超大规模图计算有一个特殊的优势:它可以通过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递,促进信息的流动、汇聚和整合。

举个例子,对于一个行为很少的冷启动用户,我们可以通过他关注列表中的人,以及这些人发布的内容,通过信息传播来推断这个用户的兴趣。

第三,是AI研发的哑铃模式。

目前AI研发的重点,一是越来越大的超大型模型,二是模型小型化技术。

众所周知,目前随着模型参数规模越来越大,模型效果越来越好,高精度模型还在不断增加。比如2018年Google的Bert刚出来的时候,模型参数的规模是3亿,不算太大,但从那以后,这个数字一直在快速增长。

AI开发的GPT-2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5亿,GPT-3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750亿。到2021年,谷歌发布的Switch Transformer的参数规模达到1.6万亿。

另一方面,虽然模型越大效果越好,但由于模型太大,有时无法做出实际应用。所以研发的另一个重点。d是将这些大模型小型化、轻量化,比如模型提炼、模型剪枝等技术。

第四,是AI模型从专用模型走向通用模型。

Google在2021年下半年发布了Pathways模型框架,并首次提出了这一思想,希望通过构建一个通用的大模型,达到“一个模型可以做成千上万件事情”的目标。

具体思想是在输入不同任务的数据后,通过路由算法选择神经网络的一些路径到达模型的输出层。不同的任务既有共享的参数,也有唯一的模型参数。

anhao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2022080301482669.gif" alt="微博为何让人上瘾?幕后推荐算法解密">

10亿节点+100亿边的超大规模图

为何讲了这么半天机器学习?因为接下来要登场的,就是「微博特色推荐系统」了。

众所周知,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络,微博目前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5.82亿了!这样大的用户规模,必然会让微博上的网络环境十分复杂。

再加上内容时效性强、多样性高,现在的网络大事都会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引爆。

另外,微博面临的场景还很多元化,需要在关系流、热点流、视频流等众多场景中给用户分发他们感兴趣的「千人千面」的内容。

我可以没有手指,但不能没有手机

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,微博是怎样通过AI和大数据,做出能随机应变的推荐系统的呢?

王巍向我们介绍说,微博推荐系统整体由三部分构成:内容理解、用户理解,以及推荐系统。

首先,是内容理解。

如果要想搞明白一个微博到底在说什么,仅仅理解文本内容是不够的,必须采用多模态理解技术,融合博文、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。

为此,微博训练了自己的微博多模态预训练模型,通过「对比学习」,用这种自监督学习方法,来进行多模态预训练。

下图的这例子就展示了微博是怎样利用自带的「话题」来自动构造训练数据的。

比如,我们把两个都写着「训练中的拉什福德」的微博当作正例,随机选择一些不同话题的微博作为负例,这样就能自动构造训练数据。

对于某条微博,其中的文本内容通过Bert编码,图像和视频内容通过ViT编码,然后通过fusion子网络进行信息融合,形成微博的embedding编码。这就是一种预训练过程。

经过预训练,学好的微博编码器可以拿来对新的微博内容进行多模态编码,形成embedding,应用在推荐等下游任务中。

其次,在用户理解方面,微博采取了超大规模图计算,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。毕竟微博自带社交媒体属性,天然地就和大规模图计算非常匹配。

利用用户和博文作为图中的节点,以用户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阅读及转评赞等互动行为构造图中的边,微博建立起了包含10亿规模节点、100亿规模边的超大规模图。

通过大规模图计算中的信息传播、汇聚和集成,形成表征用户兴趣的embedding向量,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兴趣。

如此一来,也就可以同时搞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转评赞等等的互动行为了。

在理解了用户在讲什么、理解了微博用户的兴趣之后,微博推荐系统就会将高质量的微博,个性化地分发给感兴趣的用户。

那么,如何在这种复杂场景下构造高效率的推荐系统呢?

微博采取的是采取了多场景建模的方式。最理想的情况是,只构建一个推荐模型,用它来服务多个场景。

那么如何表示场景间的共性和个性呢?可以通过网络参数在场景间共享,或者场景自己独享私有网络参数,来体现场景的共性与个性。

比如这张模型图,在模型的底层特征输入层,以及网络中间的一部分「专家子网络」,这些网络参数是各个场景共享的;而其他子网络参数则是某个场景所独有的

通过这种方式,就能够通过一个模型服务多个场景,节省模型资源。

唐山事件:流量暴涨一倍怎么办?

现在,说回到最初的那个「悬念」上来。

对于微博来说,这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「炸」的热点,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。

比如,最近全民关注的「唐山事件」,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,比日常流量峰值翻了整整一倍。

对此王巍表示,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+Docker容器化技术,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,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。当前,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,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。

此外,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,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,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,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,和联动扩容效率。

最后,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。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。

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,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,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。

最后,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。

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,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,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。

而现在,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。从去年开始,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比如数字孪生、数字人、XR、区块链技术等。

王巍认为,目前基于AI、区块链、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,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。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领域,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,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。

「新智者Talk」来袭!

就在今天下午,我们即将迎来「新智者Talk」圆桌论坛!

元宇宙时代,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?在论坛上,新智元杨静、腾讯云蔡弋戈、商汤科技栾青、英伟达何展、奥丁科技张玥,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。

「2022新智者大会」开启,微博、新浪新闻联合主办,新智元战略合作: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,快来预约直播啦!

但是,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这条微博在经历用户疯狂涌入的情况下,却没有崩溃?

AI和微博有啥关系?

在揭开这个谜团之前,我们需要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说起。

2022年7月27日,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,微博、新浪新闻主办的新智者大会成功举办。

在“智能驱动万物:AI推动万物互联”的话题中,微博新浪移动CEO首席运营官、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微发表了题为《云为数智 技术融合应用 赋能微博复杂业务场景》的主题演讲。

王伟表示,如果回顾机器学习的发展,可以看到AI的整体发展趋势是:训练数据的大海量化和多样化,AI模型的复杂化和通用化,计算能力的高效化和规模化。

第一,是多模态数据融合。

随着5G的快速发展,图片和视频的模态内容在网络内容中的比例越来越大,因此模态融合是必要的。

对于微博来说,如果文字、图片、视频能同时多模态融合,就能更好的理解微博说的是什么。

第二,是超大规模图计算。

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相比,超大规模图计算有一个特殊的优势:它可以通过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递,促进信息的流动、汇聚和整合。

举个例子,对于一个行为很少的冷启动用户,我们可以通过他关注列表中的人,以及这些人发布的内容,通过信息传播来推断这个用户的兴趣。

第三,是AI研发的哑铃模式。

目前AI研发的重点,一是越来越大的超大型模型,二是模型小型化技术。

众所周知,目前随着模型参数规模越来越大,模型效果越来越好,高精度模型还在不断增加。比如2018年Google的Bert刚出来的时候,模型参数的规模是3亿,不算太大,但从那以后,这个数字一直在快速增长。

AI开发的GPT-2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5亿,GPT-3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750亿。到2021年,谷歌发布的Switch Transformer的参数规模达到1.6万亿。

另一方面,虽然模型越大效果越好,但由于模型太大,有时无法做出实际应用。所以研发的另一个重点。d是将这些大模型小型化、轻量化,比如模型提炼、模型剪枝等技术。

第四,是AI模型从专用模型走向通用模型。

Google在2021年下半年发布了Pathways模型框架,并首次提出了这一思想,希望通过构建一个通用的大模型,达到“一个模型可以做成千上万件事情”的目标。

具体思想是在输入不同任务的数据后,通过路由算法选择神经网络的一些路径到达模型的输出层。不同的任务既有共享的参数,也有唯一的模型参数。

anhao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2022080301482669.gif" alt="微博为何让人上瘾?幕后推荐算法解密">

10亿节点+100亿边的超大规模图

为何讲了这么半天机器学习?因为接下来要登场的,就是「微博特色推荐系统」了。

众所周知,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络,微博目前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5.82亿了!这样大的用户规模,必然会让微博上的网络环境十分复杂。

再加上内容时效性强、多样性高,现在的网络大事都会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引爆。

另外,微博面临的场景还很多元化,需要在关系流、热点流、视频流等众多场景中给用户分发他们感兴趣的「千人千面」的内容。

我可以没有手指,但不能没有手机

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,微博是怎样通过AI和大数据,做出能随机应变的推荐系统的呢?

王巍向我们介绍说,微博推荐系统整体由三部分构成:内容理解、用户理解,以及推荐系统。

首先,是内容理解。

如果要想搞明白一个微博到底在说什么,仅仅理解文本内容是不够的,必须采用多模态理解技术,融合博文、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。

为此,微博训练了自己的微博多模态预训练模型,通过「对比学习」,用这种自监督学习方法,来进行多模态预训练。

下图的这例子就展示了微博是怎样利用自带的「话题」来自动构造训练数据的。

比如,我们把两个都写着「训练中的拉什福德」的微博当作正例,随机选择一些不同话题的微博作为负例,这样就能自动构造训练数据。

对于某条微博,其中的文本内容通过Bert编码,图像和视频内容通过ViT编码,然后通过fusion子网络进行信息融合,形成微博的embedding编码。这就是一种预训练过程。

经过预训练,学好的微博编码器可以拿来对新的微博内容进行多模态编码,形成embedding,应用在推荐等下游任务中。

其次,在用户理解方面,微博采取了超大规模图计算,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。毕竟微博自带社交媒体属性,天然地就和大规模图计算非常匹配。

利用用户和博文作为图中的节点,以用户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阅读及转评赞等互动行为构造图中的边,微博建立起了包含10亿规模节点、100亿规模边的超大规模图。

通过大规模图计算中的信息传播、汇聚和集成,形成表征用户兴趣的embedding向量,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兴趣。

如此一来,也就可以同时搞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转评赞等等的互动行为了。

在理解了用户在讲什么、理解了微博用户的兴趣之后,微博推荐系统就会将高质量的微博,个性化地分发给感兴趣的用户。

那么,如何在这种复杂场景下构造高效率的推荐系统呢?

微博采取的是采取了多场景建模的方式。最理想的情况是,只构建一个推荐模型,用它来服务多个场景。

那么如何表示场景间的共性和个性呢?可以通过网络参数在场景间共享,或者场景自己独享私有网络参数,来体现场景的共性与个性。

比如这张模型图,在模型的底层特征输入层,以及网络中间的一部分「专家子网络」,这些网络参数是各个场景共享的;而其他子网络参数则是某个场景所独有的

通过这种方式,就能够通过一个模型服务多个场景,节省模型资源。

唐山事件:流量暴涨一倍怎么办?

现在,说回到最初的那个「悬念」上来。

对于微博来说,这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「炸」的热点,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。

比如,最近全民关注的「唐山事件」,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,比日常流量峰值翻了整整一倍。

对此王巍表示,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+Docker容器化技术,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,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。当前,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,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。

此外,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,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,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,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,和联动扩容效率。

最后,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。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。

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,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,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。

最后,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。

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,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,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。

而现在,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。从去年开始,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比如数字孪生、数字人、XR、区块链技术等。

王巍认为,目前基于AI、区块链、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,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。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领域,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,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。

「新智者Talk」来袭!

就在今天下午,我们即将迎来「新智者Talk」圆桌论坛!

元宇宙时代,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?在论坛上,新智元杨静、腾讯云蔡弋戈、商汤科技栾青、英伟达何展、奥丁科技张玥,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。

「2022新智者大会」开启,微博、新浪新闻联合主办,新智元战略合作: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,快来预约直播啦!

时隔一年,哔哩哔哩终于揭开了谜底:一个狡猾的零。

但是,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这条微博在经历用户疯狂涌入的情况下,却没有崩溃?

AI和微博有啥关系?

在揭开这个谜团之前,我们需要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说起。

2022年7月27日,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,微博、新浪新闻主办的新智者大会成功举办。

在“智能驱动万物:AI推动万物互联”的话题中,微博新浪移动CEO首席运营官、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微发表了题为《云为数智 技术融合应用 赋能微博复杂业务场景》的主题演讲。

王伟表示,如果回顾机器学习的发展,可以看到AI的整体发展趋势是:训练数据的大海量化和多样化,AI模型的复杂化和通用化,计算能力的高效化和规模化。

第一,是多模态数据融合。

随着5G的快速发展,图片和视频的模态内容在网络内容中的比例越来越大,因此模态融合是必要的。

对于微博来说,如果文字、图片、视频能同时多模态融合,就能更好的理解微博说的是什么。

第二,是超大规模图计算。

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相比,超大规模图计算有一个特殊的优势:它可以通过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递,促进信息的流动、汇聚和整合。

举个例子,对于一个行为很少的冷启动用户,我们可以通过他关注列表中的人,以及这些人发布的内容,通过信息传播来推断这个用户的兴趣。

第三,是AI研发的哑铃模式。

目前AI研发的重点,一是越来越大的超大型模型,二是模型小型化技术。

众所周知,目前随着模型参数规模越来越大,模型效果越来越好,高精度模型还在不断增加。比如2018年Google的Bert刚出来的时候,模型参数的规模是3亿,不算太大,但从那以后,这个数字一直在快速增长。

AI开发的GPT-2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5亿,GPT-3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750亿。到2021年,谷歌发布的Switch Transformer的参数规模达到1.6万亿。

另一方面,虽然模型越大效果越好,但由于模型太大,有时无法做出实际应用。所以研发的另一个重点。d是将这些大模型小型化、轻量化,比如模型提炼、模型剪枝等技术。

第四,是AI模型从专用模型走向通用模型。

Google在2021年下半年发布了Pathways模型框架,并首次提出了这一思想,希望通过构建一个通用的大模型,达到“一个模型可以做成千上万件事情”的目标。

具体思想是在输入不同任务的数据后,通过路由算法选择神经网络的一些路径到达模型的输出层。不同的任务既有共享的参数,也有唯一的模型参数。

anhao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2022080301482669.gif" alt="微博为何让人上瘾?幕后推荐算法解密">

10亿节点+100亿边的超大规模图

为何讲了这么半天机器学习?因为接下来要登场的,就是「微博特色推荐系统」了。

众所周知,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络,微博目前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5.82亿了!这样大的用户规模,必然会让微博上的网络环境十分复杂。

再加上内容时效性强、多样性高,现在的网络大事都会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引爆。

另外,微博面临的场景还很多元化,需要在关系流、热点流、视频流等众多场景中给用户分发他们感兴趣的「千人千面」的内容。

我可以没有手指,但不能没有手机

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,微博是怎样通过AI和大数据,做出能随机应变的推荐系统的呢?

王巍向我们介绍说,微博推荐系统整体由三部分构成:内容理解、用户理解,以及推荐系统。

首先,是内容理解。

如果要想搞明白一个微博到底在说什么,仅仅理解文本内容是不够的,必须采用多模态理解技术,融合博文、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。

为此,微博训练了自己的微博多模态预训练模型,通过「对比学习」,用这种自监督学习方法,来进行多模态预训练。

下图的这例子就展示了微博是怎样利用自带的「话题」来自动构造训练数据的。

比如,我们把两个都写着「训练中的拉什福德」的微博当作正例,随机选择一些不同话题的微博作为负例,这样就能自动构造训练数据。

对于某条微博,其中的文本内容通过Bert编码,图像和视频内容通过ViT编码,然后通过fusion子网络进行信息融合,形成微博的embedding编码。这就是一种预训练过程。

经过预训练,学好的微博编码器可以拿来对新的微博内容进行多模态编码,形成embedding,应用在推荐等下游任务中。

其次,在用户理解方面,微博采取了超大规模图计算,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。毕竟微博自带社交媒体属性,天然地就和大规模图计算非常匹配。

利用用户和博文作为图中的节点,以用户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阅读及转评赞等互动行为构造图中的边,微博建立起了包含10亿规模节点、100亿规模边的超大规模图。

通过大规模图计算中的信息传播、汇聚和集成,形成表征用户兴趣的embedding向量,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兴趣。

如此一来,也就可以同时搞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转评赞等等的互动行为了。

在理解了用户在讲什么、理解了微博用户的兴趣之后,微博推荐系统就会将高质量的微博,个性化地分发给感兴趣的用户。

那么,如何在这种复杂场景下构造高效率的推荐系统呢?

微博采取的是采取了多场景建模的方式。最理想的情况是,只构建一个推荐模型,用它来服务多个场景。

那么如何表示场景间的共性和个性呢?可以通过网络参数在场景间共享,或者场景自己独享私有网络参数,来体现场景的共性与个性。

比如这张模型图,在模型的底层特征输入层,以及网络中间的一部分「专家子网络」,这些网络参数是各个场景共享的;而其他子网络参数则是某个场景所独有的

通过这种方式,就能够通过一个模型服务多个场景,节省模型资源。

唐山事件:流量暴涨一倍怎么办?

现在,说回到最初的那个「悬念」上来。

对于微博来说,这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「炸」的热点,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。

比如,最近全民关注的「唐山事件」,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,比日常流量峰值翻了整整一倍。

对此王巍表示,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+Docker容器化技术,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,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。当前,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,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。

此外,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,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,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,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,和联动扩容效率。

最后,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。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。

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,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,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。

最后,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。

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,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,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。

而现在,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。从去年开始,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比如数字孪生、数字人、XR、区块链技术等。

王巍认为,目前基于AI、区块链、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,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。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领域,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,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。

「新智者Talk」来袭!

就在今天下午,我们即将迎来「新智者Talk」圆桌论坛!

元宇宙时代,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?在论坛上,新智元杨静、腾讯云蔡弋戈、商汤科技栾青、英伟达何展、奥丁科技张玥,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。

「2022新智者大会」开启,微博、新浪新闻联合主办,新智元战略合作: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,快来预约直播啦!

突然发现他的眼睛是黑色的:

时隔一年,哔哩哔哩终于揭开了谜底:一个狡猾的零。

但是,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这条微博在经历用户疯狂涌入的情况下,却没有崩溃?

AI和微博有啥关系?

在揭开这个谜团之前,我们需要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说起。

2022年7月27日,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,微博、新浪新闻主办的新智者大会成功举办。

在“智能驱动万物:AI推动万物互联”的话题中,微博新浪移动CEO首席运营官、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微发表了题为《云为数智 技术融合应用 赋能微博复杂业务场景》的主题演讲。

王伟表示,如果回顾机器学习的发展,可以看到AI的整体发展趋势是:训练数据的大海量化和多样化,AI模型的复杂化和通用化,计算能力的高效化和规模化。

第一,是多模态数据融合。

随着5G的快速发展,图片和视频的模态内容在网络内容中的比例越来越大,因此模态融合是必要的。

对于微博来说,如果文字、图片、视频能同时多模态融合,就能更好的理解微博说的是什么。

第二,是超大规模图计算。

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相比,超大规模图计算有一个特殊的优势:它可以通过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递,促进信息的流动、汇聚和整合。

举个例子,对于一个行为很少的冷启动用户,我们可以通过他关注列表中的人,以及这些人发布的内容,通过信息传播来推断这个用户的兴趣。

第三,是AI研发的哑铃模式。

目前AI研发的重点,一是越来越大的超大型模型,二是模型小型化技术。

众所周知,目前随着模型参数规模越来越大,模型效果越来越好,高精度模型还在不断增加。比如2018年Google的Bert刚出来的时候,模型参数的规模是3亿,不算太大,但从那以后,这个数字一直在快速增长。

AI开发的GPT-2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5亿,GPT-3模型的参数规模为1750亿。到2021年,谷歌发布的Switch Transformer的参数规模达到1.6万亿。

另一方面,虽然模型越大效果越好,但由于模型太大,有时无法做出实际应用。所以研发的另一个重点。d是将这些大模型小型化、轻量化,比如模型提炼、模型剪枝等技术。

第四,是AI模型从专用模型走向通用模型。

Google在2021年下半年发布了Pathways模型框架,并首次提出了这一思想,希望通过构建一个通用的大模型,达到“一个模型可以做成千上万件事情”的目标。

具体思想是在输入不同任务的数据后,通过路由算法选择神经网络的一些路径到达模型的输出层。不同的任务既有共享的参数,也有唯一的模型参数。

anhao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8/2022080301482669.gif" alt="微博为何让人上瘾?幕后推荐算法解密">

10亿节点+100亿边的超大规模图

为何讲了这么半天机器学习?因为接下来要登场的,就是「微博特色推荐系统」了。

众所周知,作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络,微博目前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5.82亿了!这样大的用户规模,必然会让微博上的网络环境十分复杂。

再加上内容时效性强、多样性高,现在的网络大事都会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引爆。

另外,微博面临的场景还很多元化,需要在关系流、热点流、视频流等众多场景中给用户分发他们感兴趣的「千人千面」的内容。

我可以没有手指,但不能没有手机

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,微博是怎样通过AI和大数据,做出能随机应变的推荐系统的呢?

王巍向我们介绍说,微博推荐系统整体由三部分构成:内容理解、用户理解,以及推荐系统。

首先,是内容理解。

如果要想搞明白一个微博到底在说什么,仅仅理解文本内容是不够的,必须采用多模态理解技术,融合博文、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。

为此,微博训练了自己的微博多模态预训练模型,通过「对比学习」,用这种自监督学习方法,来进行多模态预训练。

下图的这例子就展示了微博是怎样利用自带的「话题」来自动构造训练数据的。

比如,我们把两个都写着「训练中的拉什福德」的微博当作正例,随机选择一些不同话题的微博作为负例,这样就能自动构造训练数据。

对于某条微博,其中的文本内容通过Bert编码,图像和视频内容通过ViT编码,然后通过fusion子网络进行信息融合,形成微博的embedding编码。这就是一种预训练过程。

经过预训练,学好的微博编码器可以拿来对新的微博内容进行多模态编码,形成embedding,应用在推荐等下游任务中。

其次,在用户理解方面,微博采取了超大规模图计算,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阅读兴趣。毕竟微博自带社交媒体属性,天然地就和大规模图计算非常匹配。

利用用户和博文作为图中的节点,以用户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阅读及转评赞等互动行为构造图中的边,微博建立起了包含10亿规模节点、100亿规模边的超大规模图。

通过大规模图计算中的信息传播、汇聚和集成,形成表征用户兴趣的embedding向量,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兴趣。

如此一来,也就可以同时搞定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、用户和博文的转评赞等等的互动行为了。

在理解了用户在讲什么、理解了微博用户的兴趣之后,微博推荐系统就会将高质量的微博,个性化地分发给感兴趣的用户。

那么,如何在这种复杂场景下构造高效率的推荐系统呢?

微博采取的是采取了多场景建模的方式。最理想的情况是,只构建一个推荐模型,用它来服务多个场景。

那么如何表示场景间的共性和个性呢?可以通过网络参数在场景间共享,或者场景自己独享私有网络参数,来体现场景的共性与个性。

比如这张模型图,在模型的底层特征输入层,以及网络中间的一部分「专家子网络」,这些网络参数是各个场景共享的;而其他子网络参数则是某个场景所独有的

通过这种方式,就能够通过一个模型服务多个场景,节省模型资源。

唐山事件:流量暴涨一倍怎么办?

现在,说回到最初的那个「悬念」上来。

对于微博来说,这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「炸」的热点,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的挑战。

比如,最近全民关注的「唐山事件」,事件当天的热点流量,比日常流量峰值翻了整整一倍。

对此王巍表示,微博在很早就应用了微服务+Docker容器化技术,不仅提升服务运维的效率,而且还实现了服务动态扩缩容能力。当前,微博已经具备了10分钟调度超过一万台的扩容能力,可以有足够的服务器来应对热点流量。

此外,微博还建立了热点监测机制和热点联动体系,并通过微博自研的Weibo Mesh技术,实现不同服务间跨语言的高效调用,提升整体服务的性能,和联动扩容效率。

最后,微博采用了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技术。利用CPU实时抢占式调度技术与容器化技术相结合,实现微博服务在离线实时混合部署能力。

综合了上面这些操作之后,在有热点流量来袭时,就可以秒级承接核心服务的热点流量了。

最后,让我们再来回顾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。

如果说PC互联网是网络世界的开端,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我们将这无形的信息空间装进了口袋。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叠加融合,我们进入了智能信息时代。

而现在,最火的话题就要数元宇宙了。从去年开始,元宇宙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比如数字孪生、数字人、XR、区块链技术等。

王巍认为,目前基于AI、区块链、X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,已经体现了一些元宇宙的雏形。诸如游戏、社交等领域,都是元宇宙非常好的应用场景,会引爆大家参与元宇宙的热情。

「新智者Talk」来袭!

就在今天下午,我们即将迎来「新智者Talk」圆桌论坛!

元宇宙时代,我们该如何与数量庞大的虚拟人相处?在论坛上,新智元杨静、腾讯云蔡弋戈、商汤科技栾青、英伟达何展、奥丁科技张玥,与你一起畅聊元宇宙未来与数字新人类。

「2022新智者大会」开启,微博、新浪新闻联合主办,新智元战略合作:2022年7月27日本周三已上线,快来预约直播啦!

免责说明

本站资源大多来自网络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提交工单反馈(点击进入提交工单) 或给邮箱发送邮件laakan@126.com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删除。站内资源为网友个人学习或测试研究使用,未经原版权作者许可,禁止用于任何商业途径!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!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!
也想出现在这里? 联系我们
广告信息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