帅大叔张嘉译领衔主演的电视剧《生逢灿烂的日子》里,时值中年的老三和二小姐(70年代生人)聚在一起,缅怀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:“我们那个时候多纯呀,谁谈个恋爱不是奔着结婚?你看现在……”
嗯,确实。现在,且不说能把一场恋爱坚持到结婚的,能坚持把一个电视剧看完、把一本书读完的,似乎也不多了。
相信你我都有过这样的体验:打开电脑,要写的文案/PPT/表格还没敲下三行字,起身泡杯茶或咖啡,再回到电脑前就忍不住拿起手机刷起了朋友圈;从朋友圈刚收心不到五分钟,又不由自主地逛起了豆瓣、淘宝……
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,神马都可以“快餐”式解决,移动互联网给予我们生活极大便利的同时,也在拆碎我们的生活。能对一个人、一件事、一个物品予以长时间的专注,已经是极其奢侈的事情。(新媒体工作)
品牌需要这样的奢侈。正如电影《寻梦环游记》所言,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。在这个消费者注意力比鱼类还要短暂的时代,如何做到不被消费者遗忘的同时还能主动创造需求,成为当下每个求生存的品牌不得不思考的问题。
这种情况下,咪咕提出了BI概念,即brand immersion——品牌沉浸,并依托中国移动8亿+客户的庞大基础,利用咪咕强大的产品布局和AI能力,打造出国内最大最全最强的,覆盖音乐、体育、影视、阅读、动画、漫画、游戏等多个圈层的全场景品牌沉浸平台。
即使用户在不同碎片间切换,但切换到的每个场景都能使用咪咕产品矩阵中的应用。在咪咕的BI场景下,品牌有更多触点到达用户,用户的体验也更连贯完整。
咪咕的BI到底说什么
咪咕的BI到底在说什么?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来科普下,什么是BI——品牌沉浸。
所谓BI,也就是品牌沉浸 。对于这个新概念,咪咕认为,这指的是在消费者出现的所有场景中,给他们带去的具有凝聚力、将消费者全方位包围的体验。同时,这种通过品牌营造的体验,并非吸引消费者直接关注产品本身,而是重在让消费者持续关注品牌,从而提升对品牌所代表的价值的认同,给消费者留下难忘的记忆 。
例如吃一块巧克力,消费者体验到的是爱情的甜蜜;用一款浓烈的香水,给消费者留下的是热情似火的感觉,这种感觉比产品更能给消费者留下难忘的记忆。品牌沉浸,就是将消费者的记忆、感觉与某个品牌产品联系起来。
那么,咪咕的BI有何特别之处?
首先,咪咕的BI基本覆盖了包括学生族、居家族、上班族在内的所有人群,且做到了全场景无缝连接。
想听歌,点开手机有咪咕音乐,不满足于线上,还可以去咪咕音乐节感受live;想运动,可以点开手机中的“咪咕善跑”APP,也可参加咪咕举办的泡泡跑、城市马拉松等,和跑者们一起挥汗如雨;想打游戏,有咪咕移动电竞大赛和网络智力运动会;想看书,咪咕阅读有超过50万册的精品图书等你“翻牌”……
总之,无论是喜欢二次元的腐宅,还是爱好户外的运动达人,又或者是寻求视听享受的音乐发烧友,咪咕的全场景BI都有覆盖。
其次,咪咕打造了一个优质的内容聚合平台。
据了解,咪咕公司旗下五大内容型业务(咪咕音乐、咪咕视讯、咪咕数媒、咪咕互娱、咪咕动漫)已汇聚超过1700万首歌曲、430万条视频、1200+路音视频直播、50万册书刊、3万+款游戏、37万集动漫画,现在,咪咕俨然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正版数字内容聚合平台。
而其自制、PGC、联合出品等多元化的垂直内容生态,也使咪咕能满足用户汲取并创造的内容沉浸需求。以影视BI为例,咪咕在原生内容的基础上,孵化并培养了一批有想法、爱分享的原创视频客,2017年,G客短视频大赛与G客校园行线上线下结合,覆盖了1.96亿活动人次。在原创扶持上,咪咕汇集了 1 万原创视频作者、30 万原创视频作品、1.5 亿网络院线观众,创造了 5 亿网络院线票房。保守估计,明年这个数据将至少翻番。
第三,咪咕的BI可实现和用户的多维触达。
咪咕和用户的传统智能硬件触点不仅有手机、pad、电脑等传统互联设备,还新增了面向行业、中高端客户的咪咕MR眼镜,面向年轻尝鲜、个性用户的VR眼镜、莫斯比耳机、咪咕智能秤等新型设备。软件触点则有包括咪咕音乐、咪咕善跑、咪咕游戏、咪咕阅读在内的能满足用户数字娱乐生活需求的全APP触点。
而以咖啡为载体的O2O体验厅——咪咕驿站,更是成为深受年轻人喜欢的、用户粘合度极高的第三方空间触点。此外,背靠中移动特色运营商的彩铃、彩印、移动营业厅广告营业屏等也为其增色不少。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咪咕BI有强大的智慧数据做支撑。
众所周知,咪咕的背后是中国移动。中移动得天独厚的庞大8亿+的用户数据,让咪咕一开始就站上了巨人的肩膀。以8亿+用户为基础的大数据分析,外加咪咕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性能,咪咕BI让营销更智能更有效。
咪咕为什么能做到?
用咪咕广告COO胡怡曾经概括的话来说,咪咕媒介资源具有三大关键性优势:
一是“全面”,即“用户全覆盖、布局全媒体、营销全场景”;
二是“独特”,咪咕公司拥有如新媒彩铃、新媒彩印、手机报等运营商独有的特色广告资源;
三是“智能”,依托中国移动资源,咪咕大数据具备“用户规模大、数据维度广、数据周期长、用户触点多”四大特色。
作为中国移动旗下负责数字内容运营的唯一实体公司,咪咕依托中国移动庞大的用户和内容资源,拥有的媒介资源能够满足各类广告主覆盖不同目标人群的各种需求。
据不完全统计,咪咕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正版数字内容汇聚平台,旗下已汇聚超过1700万首歌曲、430万条视频、1200+路音视频直播、50万册书刊、3万+款游戏、37万集动漫画。
与此同时,咪咕公司还拥有丰富的O2O线下活动资源,能够把广告主的多元化诉求与产品体验的场景密切结合,实现精准推广和营销升级。
优渥的“原生家庭”让咪咕一开始就得天独厚,但最最重要的,是咪咕并未停留在舒适区,而是一直努力前行。
在上个月的中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,咪咕公司副总经理向阳宣布,咪咕全面开启“全IP 2.0”时代,并创新性地提出A.I.P运营模式,——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、分析、认知用户和IP特点,在此基础上通过用户最喜欢的方式,在用户生活中的所有场景里,为其提供全场景、沉浸式、无缝衔接的优质IP产品体验。
向阳表示,“‘AI+People’是‘A.I.P’运营模式的基础,而‘People(用户)’正是咪咕和中国移动最大的竞争优势,在中国移动8亿+的庞大用户基数下,咪咕可以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去感知用户在文化和内容方面的需求。
另一方面,‘AI+IP’则是‘A.I.P’运营模式的关键,咪咕一直积极地联合产业界的合作伙伴,围绕不同IP的特点及其目标受众,开发适合的产品和服务。”
通过全面落实“A.I.P”运营模式,咪咕也将进一步助力推进文化产业的深层次发展。
为什么要选择咪咕?
酒香也怕巷子深。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新消费时代,品牌不仅要提高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存在感,还要能赢得好感。
但以90后、0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,早已对“填鸭式”的内容传送免疫。铺天盖地的传统品牌硬广,只会让他们觉得“这个品牌人傻钱多”;而传统的软文植入,也只会被他们认为“在侮辱智商”。不发声?以当前大众对一个物件的注意力,不用竞品将你拍死在沙滩上,也早因被消费者遗忘而死翘翘了。
选择何种营销方式,才能恰如其分又恰当其时地出现在消费者身边?连续的、沉浸的、富媒体、IP化的咪咕BI应该是不二选择。它360度的全场景全圈层线上线下无缝连接覆盖,大数据+人工智能的精准用户分析,以及多样化的内容呈现形式,让品牌多层次的表达需求得以实现。
比如,今年下半年与咪咕联合运营的电影《神偷奶爸》,不仅影片打破了票房预期,并实现了自身品牌数亿次计的广告曝光,取得互利双赢的效果……
又比如,和咪咕善跑携手合作的寻求“品牌年轻化”的奇瑞汽车。借助“强音酷跑节”的契机,咪咕善跑和奇瑞汽车独创以音乐、汽车与跑步的结合形式,深度挖掘并丰富彼此的品牌价值,实现资源的跨界融合,提升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,最终实现双赢局面……
诸如这样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。(新媒体工作)
时间的车轮正在前行,我们不能回到已经逝去的任何一个年代,就好像我们再难捡回我们的专注。但好在,还有很多美好而便利的场景,让我们得以在一个又一个的碎片里沉浸,尽管短暂,却不失深刻。